关于新航娱乐
你的位置:新航娱乐 > 关于新航娱乐 > 为什么美国当年能破坏中苏同盟,如今却无法影响中俄关系?
为什么美国当年能破坏中苏同盟,如今却无法影响中俄关系?
发布日期:2024-09-09 13:42    点击次数:158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把联合国军打出了心理阴影,美国人意识到: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勇敢的军人和最勤劳的人民,中国的人加上苏联的工业,是不可战胜的。

为了阻挠中苏结盟,美国拼尽全力对两国进行分化,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政府在挑拨离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当下的中俄关系、他们必然也会极力挑拨,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挑拨的基础:斯大林并不信任延安,延安也不排斥美国】

1948年,解放军在东北和华北势如破竹,全国胜利已成定局。美国为了防备中国倒向苏联,紧急出台了《NSC34号文件》,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虽然中苏意识形态接近,但是两国毕竟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国情差异也很大,因此,解放军取得全国胜利后不一定会倒向苏联,美国人可以争取一下,说不定还能多个朋友。

美国人之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幻觉”,主要是因为中苏之间本来就有矛盾。

斯大林并不信任延安。这种“不信任”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共产国际对中国非常重视,仅在1923-1927年间就开会通过了738个相关决议,中国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如黄埔军校、南昌起义乃至于后来的长征,都与共产国际存在直接关系。

苏联人一直非常信任王明、博古这一批留学苏联的知识分子,但这些人太过教条、对国情缺少理解,导致苏维埃事业不断受挫。红军长征后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通过遵义会议摒弃了错误路线,不再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这是双方矛盾的起源。

抗战爆发后,斯大林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对国军的支持力度远远大于八路军,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前、共向蒋介石政府提供了3笔共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整个抗战期间,延安从苏联获得的援助仅为240万美元;双方差距超过百倍。

二战末期,蒋介石被任命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斯大林并不想挑战这种战时秩序。1944年斯大林会见美国驻苏大使时表示,苏联必须支持蒋介石,毕竟他是当下统一中国的最佳人选。

斯大林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共产主义理想之上,并没有给延安多少实际上的帮助;乃至于解放战争末期,苏联也同美国一起劝延安方面接受“划江而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关系难言亲密。

与之相对应的是,延安的外交策略也非常灵活,并没有完全排斥美国。

1942年,为了争取足够的外部支持,周恩来公开邀请美国观察团来延安参观访问;1944年7月美国观察组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撰写社论,称赞美国人与自己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延安在抗战时期灵活的外交策略,让美国政客以为:延安方面在外交上是非常务实的,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新中国有可能继续与美国合作。为此,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在司徒雷登的建议下、美国大使馆决定不跟随国民政府迁往广州,而是留在北平争取与新中国建立联系。

【挑拨的策略:炒作中苏领土纠纷,承诺不干涉解放战争】

近代以来,一直有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横亘在中苏(俄)之间,那就是领土问题。

1840年以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从清朝拿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二战末期,斯大林与蒋介石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维持外蒙现状、大连港“国际化”、旅顺港租给苏联当海军基地、中东铁路“合营”等苛刻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东北。

这些领土纠纷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责任人要么是晚清政府、要么是蒋介石,与新中国并无关系。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也第一时间派人去苏联协商改约,中东铁路、旅顺、大连这三个核心问题都得到了较为完满的解决。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中苏之间很多问题都是可以商量的,唯有外蒙、由于这里在蒋介石时代已成为主权国家,并不是中苏两国可以解决的,所以,外蒙问题就成为了美国挑拨中苏关系的“舆论战抓手”。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会议上指出:“苏联正通过一步步分化中国,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国。这个目标已经在外蒙古完成,在满洲也接近完成。”

建国初期,各个领域的重建工作繁多,舆论场未能及时治理、比较混乱,美国收买记者在民间四处散播谣言,谎称苏联要把不平等条约强加给新中国;艾奇逊甚至专门安排驻法大使信口雌黄,散布苏联要求控制烟台、秦皇岛等港口的谣言……

为了粉碎美国谣言,新中国组织了大规模的辟谣行动,《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梳理了艾奇逊谣言的来龙去脉,并给出了非常有力的反驳。实际上,伴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1950年2月14日正式签署,艾奇逊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除此之外,为了拉拢新中国,美国从淮海战役之后就主动与蒋介石政权拉开了距离。在1949年发布的《美中关系白皮书》中,美国政府明确表示对蒋介石的失败不负任何责任;同时,美国政府还单方面宣布一旦《援华法案》到期,就终止援蒋政策。

为了彻底撇清与蒋介石的关系,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表示,美国无意插手中国内战,不会用军事手段阻止解放军解放宝岛。

当然,这些动作都是为了争取新中国的好感而表演出来的,后来的事实表明,这帮美国政客毫无信誉可言。

【挑拨的结果:没能阻止中苏结盟,但美国人发现了破局的关键】

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工业基础很差,需要强有力的外援进行工业化,这样的远大抱负是中苏同盟真正的基础。

早在1949年6月30日,毛主席就明确提出了“一边倒”战略,他一针见血地解释道:“同苏联结盟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于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

中苏缔约之后,新中国开始督促在华美国人撤离,包括驻华美国使馆人员,这表明中美关系即将冰封。面对中苏结盟的既定事实,美国政客很快做出了策略调整。他们做出了以下两点判断:中苏同盟在短期内是稳定的;

苏联在经济上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新中国的建设需求,所以同盟的前景堪忧。

对此,当时的美国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做出了判断:

苏联会逐渐对中国的索取日渐不堪,新中国也会意识到经济困难和食物短缺的严重问题。这种压力会刺激双方走向决裂。

美国人虽然恶行累累,但是他们在处理国际关系的问题上经验丰富,上面的判断很有先见之明。

中苏同盟的软肋其实就是经济问题,苏联人并不擅长发展经济、他们自己的经济结构都是不健康的,而新中国体量比苏联更大、对经济建设的需求与要求都更高,这其实已经超越了苏联人的能力范围。

找到症结后,美国采取全方位的经济压制手段来削弱中苏同盟:美国国会颁布《出口管制法》,对新中国实行全面禁运;联合西欧、日本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尽可能切断工业国与新中国的贸易通道。截至1953年底,已有45个国家对中苏两国实施全面禁运。

虽然在军事上美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中国军队战斗力强悍、并不惧怕军事威胁;经济问题一直都是困扰中苏两国的核心问题。

1950年,中苏签订贷款协议,苏联答应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但苏联本身经济状况就不太理想,在协议中附加了许多苛刻条件:要求1950年到1963年中国必须把所有过剩的铅、锡、锑等工业原料低价卖给苏联,不得转卖他国。

这些金属资源,中国比苏联还紧缺,怎么可能有“过剩”呢?

面对西方阵营在经济上的持续封锁,苏联首先扛不住了,赫鲁晓夫上台后,主张缓和与美国的矛盾,美国随即把外交策略调整为“一压一和”,“压”的是新中国,“和”的是苏联。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段,美苏贸易逐渐恢复,苏联尝到了不少甜头。

与此同时,中国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形成了一套重工业框架,中苏两国在经济上本来就缺少互补性,双方重工业都是过剩的、轻工业都是短缺的,不仅无法互补、甚至还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法定30年的同盟关系仅仅维持了10年不到就分崩离析了。

【结论:当年中苏同盟的软肋,正是今天中俄关系的强项】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工业与技术遗产,强项是重工业、科技、自然资源和粮食,弱项是轻工业和服务业。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花了四十多年吸收西方国家更为健全的工业文明成果,早已成长为“世界工厂”,补齐了轻工业和服务业的短板;现在我们缺少的,是自然资源和某些领域的技术。

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从冷战时期的竞争关系,蜕变成了今天的互补关系。

中俄合作,取长补短,主次分明,前景稳如泰山。

参考文献: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陶文钊、杨奎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中苏友好文献》,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国苏联斯大林延安蒋介石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